复习,日复习还不够

| 点点文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被问到是否进行阶段复习时,会惊奇地说:“为什么还要进行阶段复习,日复习还不够吗?”一个学生在学完一个阶段的知识后不抓紧时间复习被批评时,也会理直气壮地回答:“反正我每天都和复习‘打照面’,还用得着阶段复习吗?”显而易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都没有把阶段复习当一回事儿。

事实上,如果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日复习和阶段复习的概念,就会知道上述同学的做法是多么错误了。日复习的概念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及,在这里就不再重复。阶段复习,就是在学过某章节或单元的知识后,利用周末或月末系统地将所学的知识集中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

这样一描述,我想你已经领会到阶段复习的必要*了。日复习只是巩固每一课的具体内容,解决的是个别问题;阶段复习解决的则是知识的系统*问题。因此,阶段复习对于同学们深入掌握知识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不妨在打个比方:如果把日复习看做是对“珍珠”的挑选,那么阶段复习就是对“珍珠”的“串联”。

在日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阶段复习,能够达到对知识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了,因为每个阶段所学知识的多少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周复习和月复习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同学们的复习方式需围绕不同的侧重点展开。

(1)周复习。

周复习该做些什么?正确的做法是,把一周的学习内容都复习一遍,但以弥补漏洞为主。

一位北大的学子还这样强调:

“一定要在周末把遗忘的知识补上,否则就有可能彻底丧失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把周末时间用来弥补漏洞自有其道理所在。一方面,每周弥补一次漏洞,学习起来会很轻松,因为一周学习的内容相对来说不是很多,“漏”很好查,“缺”也很好补;另一方面,知识的连贯*非常强,它就好比自行车上的链子,一环扣着一环,如果我们掌握不好其中的一环,掉了链子,学习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每一周,在前面5天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学了不少知识,也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并及时补上,就能确保没有“欠账”现象发生。

具体来讲,在进行周复习时,同学们应该如何进行弥补漏洞的工作呢?一位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同学这样分享他的学习经验;

“我将这项工作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查漏;第二,补缺。查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回归课本,而且是从头到尾阅读课本N次。有的同学觉得回归课本没必要,其实不然,想要从厚厚的书本中找出我们的弱势在哪里,就得读课本,反复地读,对知识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梳理。所以,每当周末学习的时候,我就把课本拿出来,把这周所学的知识仔细阅读几遍,记下来哪些知识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时点好处于似懂非懂状态、哪些知识点甚至还很陌生。

“至于补缺,在我看来,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做错题。我把每一次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都看做是一种财富。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题,都是老师有针对*地布置的,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分析,并把那些出错的地方全部弄懂,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将之前没学会的知识彻底补回来了。

“不过我想说明一点是,重做错题一定要动手,不要光动动眼动动脑。我的一些同学总是习惯于用眼看题,然后大致在脑子里想想解题思路,就认为自己已经把这道题完全掌握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只在脑子里想好了思路,离自己*做对还有一定的距离。解题讲究的是思维体系,因此纠正错题时无论题目的难易程度如何,都要自问一句是不是真的会解了,如果还没有完全的把握,那干脆就动动手,再做一遍。”

重视课本,勤于动手做错题,就是这位清华学子给我们的启示。你在周复习时不妨试一下他介绍的方法,一定会有更多新的收获。

(2)月复习。

一般情况下,月复习常常安排在某些章节结束。因此,月复习最好的方法是边看书边回忆,根据日复习和周复习的结果以及上课时所做的笔记,对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搜索。不管所学的知识是否已经记住,都要认真地看一遍,以加深记忆。

如何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月复习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一位高考“过来人”的经验吧:

“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复习方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月复习。因为一天或一周的学习,我们大脑中接受的知识相对而言还不算多,但一个月下来,往往会感到头脑里装了很多东西,也比较乱。所以每次学完一个章节,我都会系统地将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方法就是列一个提纲,这一章的章名是什么,下面包括哪些小的栏目,每个小栏目里又有哪些小的知识点。这样化整为零,就能够在头脑中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的提取和记忆。”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学习经历: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系统复习时,经常说要把学过的知识串一串,或者说把学过的知识整理以下。这位同学的月复习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而实际上,这个把知识串一串、整理一下的过程,就是在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就是组建“知识大厦”的过程。

系统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呢?平时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学习的,难免显得分散和凌乱,通过系统复习,可以把平时学过的知识一点一点地“串”起来。这样,“串”起来的知识就比较系统了。这个“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对知识的再认识、再记忆的过程。系统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印象也就越深刻。

 

第2篇:大家都还复习吗?

如题考中行之前把货*银行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学这些都自学了一遍以前学的会计学宏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等都复习了一遍

结果真应了那句话神马都是浮云呐!!

复习的东西没多少能用的上建行还用的着复习吗?

貌似rp更重要吧每道题都是四分之一的概率纯懵的

大家有没有同感啊?

还是复习行测最靠谱了~~~

还是复习行测最靠谱了~~~

 

第3篇:学习复习法

“超级学习”复习法,这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设计的,具有扎实、高效等优点。现给朋友们介绍如下:

准备好四个书签,每天四个书签都要往前移动,进行学习或复习。

第一个书签是“开路先锋”,它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广泛地联想,并随时查阅有关的资料。

认真学习完毕后,要将当页的所有学习内容,总结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能遗漏),将之写在书上每页最上面的空白处,然后根据这些问题,一一提问自己一遍(不要看书),能回答上来的,就算通过;回答不上来的,再回头认真阅读一遍,直至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准确、流畅地说出来。

第二个书签的任务,是要复习前一天所学的东西(也就是第一个书签所“扫描”过的内容)。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人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因此如果能及时复习,也就是在自己对所学的材料还没有遗忘的情况下,用不多的时间把所学的东西及时巩固住。

然而有许多学习者,对于所学的东西,没有能及时安排复习的时间,结果等到他们想复习的时候,学习的内容已经完全遗忘了。所以他们又得花原来同样甚至是几倍的时间重新学习(原本只需花很少的时间),这就很费时间而不经济了。

此外,从第二个书签开始复习时,一定要先看第一遍学习时所罗列出的问题,而不要直接看原文。对于所列的问题,必须进行尝试回忆,能完整、准确、顺畅回答出来的算通过,若不能再去仔细看书,并在相应的问题上标明记号。

尝试回忆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过程。它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过程,使人可以集中精力掌握不能回忆的部分或改正回忆中的错误,因此是提高学习积极*和效率的重要方法。

回答问题时应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因为用自己的话来再现,会改善对材料的理解。理解不好的材料通常还停留在“别人的”语言形式上,而理解得好的材料,才容易翻译成“自己的语言”。

第三个书签离第二个书签的距离,要比第二个书签与第一个书签的距离远些。第三个书签所复习的内容,应是一个星期前自己所学的内容。除了完成与第二个书签完全相同的程序以外,在第三个书签的复习工作时,还应注意把第一阶段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一般说来,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前提是分析和综合、加深理解。编写提纲是一种词的逻辑记忆方式,因为它把“别人”的语言形式,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数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内容可整理为一二三四(一个推广二类问题三组公式四个图象及*质)。

第四个书签与第三个书签相隔的更远,它是复习和检查一个月前学习的内容。一般来说,经过前三轮的学习与复习,绝大多数内容都应已熟练无误地掌握。如果此时还有不熟和错误的地方,要加倍*惕,认真补漏,并做上记号,以备阶段复习和最后总复习时提醒自己格外注意。

以上就是超级学习复习法的主要内容,综上所述,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稳扎稳打,令人有一种踏实感,有效感,避免产生急躁、焦虑、学不进去、不能专注等诸多不良的学习心理。

第二,省时高效,合理经济。此法安排学习复习间隔合理,大大少于一遍完成再来一遍的四轮复习的时间,却远远高于单独进行的四轮复习的效果。因为如前所述,一轮复习完成后,因与初次学习间隔时间过长、复习往往又变成了重新学习。

第三,监督反馈,了然于胸。通过提问题再尝试回忆的方法,可随时了解哪些部分是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了,哪些还不是,然后对不熟练的部分,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既节省了时间,又保*了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