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历史典故

| 点点文学

导语:我们应该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对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到老了还被别人看成是为老不尊的“贼”。下面是小编整理相关的历史典故,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出自《论语》“宪问”篇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历史典故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夷俟:夷,有解释为蹲的,也有解释为箕踞,双腿分开而坐。俟,等待。夷俟是说他蹲着或坐着等在那里,很没有礼貌。孙弟:同逊悌。

译文: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评析:据说原壤和孔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熟人,遗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后,原壤还是那么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将他从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数落,并指出这样为老不尊的老人简直就是害人虫。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每个人的年龄虽然随着日月的流逝会一天天增长,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提高自己,那么不管年龄多么增长,他的素养也不会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对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到老了还被别人看成是为老不尊的“贼”。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当然,也有人觉得孔子对这位原壤老人太过严厉了一点,如果他觉得那样度过一生也很快乐,我们又何必去苛求他呢?现代社会讲究尊重多元文化,讲究尊重个*,所以许多时候,对别人还是应该宽容一些为好。

 

第2篇:老而不死是为贼

出自《论语》“宪问”篇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夷俟:夷,有解释为蹲的,也有解释为箕踞,双腿分开而坐。俟,等待。夷俟是说他蹲着或坐着等在那里,很没有礼貌。孙弟:同逊悌。

译文: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评析:据说原壤和孔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熟人,遗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后,原壤还是那么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将他从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数落,并指出这样为老不尊的老人简直就是害人虫。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每个人的年龄虽然随着日月的流逝会一天天增长,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提高自己,那么不管年龄多么增长,他的素养也不会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对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到老了还被别人看成是为老不尊的“贼”。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当然,也有人觉得孔子对这位原壤老人太过严厉了一点,如果他觉得那样度过一生也很快乐,我们又何必去苛求他呢?现代社会讲究尊重多元文化,讲究尊重个*,所以许多时候,对别人还是应该宽容一些为好。

孔子的戏言“老而不死是为贼”不是骂人话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年轻人看不惯老年人的行为举止时,常常咒骂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且按理得地认为这句话出自孔子之口,孔子都这样骂过,咱们还有什么不敢骂的呢?殊不知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文为:“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这个人最出名的事情是他母亲死了,孔子前去吊丧,原壤非但没有表现出哀痛的样子,反而唱起了歌。孔子的弟子们义愤填膺,劝谏孔子同他绝交。孔子却回答道:“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意思是原壤虽然在唱歌,可他心中并没有忘记母亲;老朋友就是老朋友,不能因此?跟他绝交。

在上述引文中,“夷”是叉开双腿坐着;“俟”是等候;“孙弟”通“逊悌”,敬顺兄长;“胫”是小腿。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天孔子前去拜访原壤,原壤非但不出门迎接,反而叉开双腿坐着。这个举动古代叫作“箕踞”,两腿叉开,膝盖微曲地坐着,形状就像一只簸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坐姿,很不礼貌。孔子一看老朋友这个德行,气不打一处来,训斥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懂得敬顺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可以说出口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个害人虫。”这番话说完,原壤还坐着不动,孔子就拿拐杖轻轻敲打他的小腿。

从丧母唱歌的举动可以看出原壤本来就不是拘于礼法的人,更别说对待老朋友了,因此孔子这番话以及敲打小腿的惩戒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丧母唱歌之不守礼法,比起箕踞来要严重得多了,孔子尚且不愿跟他绝交,何况遭到箕踞的待遇呢!后人不求甚解,不了解前因后果,将孔子的戏言断章取义,用来攻击自己看不惯的老年人,实在是冤枉了孔子!

 

第3篇:小姐斗盗贼的历史典故

从前,长安有个财主人称万家财的,在长安郊野建有别院,那边山净水秀,景物柔美,他常带着家人去别院栖身。他家离京城很远。可这里地处荒僻,常常有盗贼在这里出没。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小姐斗盗贼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小姐斗盗贼的历史典故

有一次,万家财带着妻女来到别院,又请来了很多客人。席间,大伙儿有说有笑,开怀痛饮。万家财心里兴奋,多喝了几杯,结果喝得酩酊烂醉。

客人脱离后。他再也撑不住,由侍妾芳姐扶他到房里去休息。一倒上床,他便呼呼睡去。

芳姐奉养他睡好了,又指挥家丁收拾残席,把家里扫除洁净。

他们刚要睡下,突然冲进十多个盗贼。他们个个手持大*杀气腾腾。

盗贼们把家丁全部绑缚起来,推到地上,为首的一个向家丁们喝问:“快说,金银财宝藏在哪里?”

家丁们吓坏了,满身哆嗦着,不敢吱声。

“要是不说,”那个头子咬着牙说,“本大王就要了你们的小命!”

他顺手拉过一个女仆“喀嚓”一*砍倒在地。家丁们“氨的一声叫了起来,其中一个小声说道:“财物都由芳姐保管,小的们不知道。”

这时芳姐从藏身地方走了出来,喊道“我就是芳姐,要钱要财找我来吧!”

“好,只要你乖乖地把钱财交出来,本大王就放过你们。”

“大王定心,小女子哪敢骗你们。”芳姐面不改*地说:“不过,我家主人方才睡熟,你们万万不要惊动他。”

“这是为啥?”盗贼头子问。

“你们不是要钱财吗?钱财得手不就行了?再说,你们已经杀了一个人了。”

盗贼头子听了,歪着头想了想,说:“好,就听你的。不过,话要说回来,你要是骗了我们,我就立即把你们都杀了!”

盗贼们押着芳姐,芳姐点燃了一枝筵席桌上的大红蜡烛,领着盗贼进了西厢房。

芳姐一一指着柜子说:“这个柜子装的是金银器具,那个柜子装的是绫罗绸缎,另有个柜子装的是衣服锦被。”说完,她把钥匙交给盗贼头子。

盗贼头子打开柜子一看,一点儿都不假,满柜子都是好东西。

盗贼们一拥而上,一抢而空,匆忙逃走了。

盗贼们刚走,万家财就醒了。芳姐立即走进房里,把盗贼打劫的路过一五一十全都说给他听。

万家财一听,暴跳如雷怒叱道:“你这个贱人,我是白疼了你一常盗贼们来了,你竟然把他们带到西厢房,把值钱的东西拱手让人。”“老爷息怒,”芳姐说,“他们十多个大汉个个拿着*,我们这些人拼得过吗?何况他们已经杀了一个家丁,要是不把东西给他们,不但单是贱妾,只怕连老爷、太太、令郎、小姐的人命都难保。”

万家财听她这么一说,肝火略消。

“再说,要是不给他们,他们也会翻箱倒柜,处处寻找。放在西厢房的东西,他们一定会找到。他们能杀人,莫非不会纵火?要是把他们弄恼了,纵火烧了屋子,损失就更大了。”

听到这里,万家财的肝火已经消去。

“他们抢东西时,贱妾做下了手脚。奴家以照明为名,趁他们不注意,在他们的衣服背后都滴上了红蜡烛油。他们到手今后,必然会到城内寻欢作乐,只要找到衣服背后有红烛油陈迹的就是盗贼!”

万家财听了大喜,恶作剧地向她施了一礼,说:“在下向芳姐儿赔个不是。”

芳姐立即让在一边,说:“哼,别骂人就行了,此刻又来灌什么迷魂汤!你还不去干正经事,让衙门派差人去找盗贼!”

于是,万家财星夜派家人骑马向城内报案,长安知府一听立马严密布署,第二天,让差人们乔装妆扮,凡是发现背上有红烛油迹的,当即抓起来。

差人们到市井上寻找,果真不久后就抓住了六、七个这样的人。

无须多审,这些人就供认了。差人们辗转追捕,十多个盗贼全部落网。抢去的东西也被追回,险些没有什么损失。

芳姐临危不惧、机警冷静地应对盗贼,实在是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