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语文课件(汇总3篇)
《别人的妈妈》
教学目标:
记忆并掌握3个生词。
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生词。
小组合作,通过朗读和表演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理解诗歌描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故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生词,并领会叙事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木兰诗》吗?请谁来给大家背诵一段?
《木兰诗》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的故事,这种描写事实或故事的诗叫做叙事诗。
出示:叙事诗的定义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外国的叙事诗——
揭题:《别人的妈妈》
大家听完题目,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激发学生质疑)
二、理解故事
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
学生交流: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课文
学习要求:
准确读出每个字的发音,理解课文内容。
找出不理解的词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
小组讨论,若仍有不明白的词语,留待全班讨论。
学生交流: 1)用“开火车读课文”的方式。 2)分享理解的词语及使用的方法。 3)提出仍不明白的词语,进行全班讨论。
例如:
融雪——积雪融化成水。
迟疑——犹豫。在诗中指老妇人行走时步履蹒跚。
保佑——信仰神灵保佑和帮助。诗中老妇对帮助她的年轻人的美好祝愿。
虔诚——恭敬并真诚(通常用于宗教信仰)。
祷告——信徒向神祈求保佑。
四、综合运用
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和表演这首诗。
可以分角*朗读、轮流朗读、男女生分别朗读等。
可以通过动作表演、课本剧排练等方式进行。
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讨论。
这首诗给了你们怎样的感受或启发?
一年级语文三字经课件2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本善。*相近,习相远。苟不教,*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音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人之初,*本善。*相近,习相远。苟不教,*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一讲吧!(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只有知道这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他们的方法吗?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中的典故,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课件3
好的课件对学生们的成绩提升是非常好的。也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是关于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课件,我们一同来看看下文。
执教时间4月4日星期一
版本科教版学科科学
册数三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形态、大小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观察蚕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大小、形状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看课件)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
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板书设计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
观察蚕卵大小
形状
教后随记
这类的课只能利用课件教学和标本了,感觉效果一般,但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了蚕的卵是什么形状的,大小,颜*等。在资料里知道了蚕的很多知识。不足是我们北方学习这样的课应该不是重点。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1日星期一
版本科教版学科科学
册数三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
2、蚕的生长变化
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了解蚕吐丝结茧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蚕吐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板书设计
2蚕的生长变化
吃食情况
排便情况
活动情况
教后随记
学习本课内容知道了蚕的生长变化,感觉很有意思,虽然我们北方不能养蚕,但是孩子多这些知识很感兴趣,知道蚕吃什么,怎样活动和蚕的生长过程。
不足是学生不能亲自观察和饲养蚕,只能在课件上观察。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4日星期四
版本科教版学科科学
册数三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动物
课题
4、蛹变成了什么
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到生命的神奇。2、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蚕蛾标本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看课件)
(1)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2)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
(3)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
(4)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
(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的?和我们观察过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画蚕蛾和蛹的图
4、蚕蛾是什么
是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4、蛹变成了什么
蚕蛾和蛹的比较
教后随记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了蚕蛹的形成。并且知道了什么是蚕蛾,什么是碟,还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对这些内容也感兴趣。但是由于没有饲养蚕,只能利用课件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的。以后要研究如何上这样的课。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5日星期五
版本科教版学科科学
册数三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5、蚕的生命周期
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过程与方法
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标-第-一-网
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2、小结蚕的一生
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蚕的生命周期
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作业:了解蚕的作用。
板书设计
5蚕的生命周期
幼虫
卵蛹
成虫
教后随记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我是这样设计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观察蚕的一生生长和变化。重点是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8日星期一
版本科教版学科科学
册数三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
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2、不同的生命周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4)小组汇报交流。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
4、教师小结: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板书设计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名称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时间
鸡│卵。雏鸡。成鸡│约14年
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约20年
蜻蜓│卵。幼虫。成虫│约1年│
山羊│小羊。成羊│约15年
熊猫│幼仔。成年熊猫│约20年
鱼(鱼里鱼)│卵。幼鱼。成年鱼│约50年
教后随记这节课内容丰富,学习了很多动物,探究了动物的生命周期。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感觉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好。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22日星期五
版本科教版学科科学
册数三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7、我们的生命周期
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生长变化的资料。
2、调查不同年龄段人身体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了解人一生的身体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2、教师演示器材:,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活动能力的影像资料。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新课
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1)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2)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
(3)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们的一生
(1)调查身边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活动分为四步:
(2)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不同的阶段,比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3、教师小结: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时健康生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
板书设计我们的生命周期
15岁以前都叫儿童(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一15岁的为少年)
16岁一35岁为青年
35岁一60岁为中年
60岁以后为老年
教后随记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我们的生命周期。学生感觉很有意思,知道珍惜生命,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
上一篇: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下一篇:威尼斯小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