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议课心得体会(优秀3篇)
今天,我们上午一共听了三节课。第一节是xx老师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第二节万xx老师的《三边形和四边形》,第三节是赵xx老师的《代数式》。中午一点多时,由教导处xx老师负责与我们一起评课,大家各抒已见,激烈讨论,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提升。
总体来讲,三位老师很好的体现了xx天长小学的"选·动"课堂特质,让我们在听课时进一步了解和体悟了"四最"课堂的模式和选动策略,很有触动。三节的共*是:
1、关注了学生主体*,注意生成,注意从学生中来,研究材料来自学生。
2、突破了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选择,自己选的与别人指定的学习任务,责任心是不一样的,完成达成度和自我成功感也不一样。
3、注重学习的经历,?体验*的东西有体验印象才深刻摸过、做过、想过,学习有深刻才有效。
在交流中,张槎中心小学的杨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年级如何开展自主探究的小组活动”。郑主任认为:低年级开展小组活动一定靠平常养成,不是一蹴而就。小组活动的要求要做到(1)简练,有明晰的*作步骤。(2)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有明确的任务,1号同学干什么、2号同学干什么?使每人都有事情干。(3)训练学生,在同学发言时,其他人要倾听,轮流做中心发言人。这样小组间就能自然而然形成默契。
他说道小组活动的形成有个建模的过程,规定老师在备课时要体现第一步选材,第二步选法,第三步选项目,第四步选层的选动课堂理念。当然在建模的过程中是很痛苦的,一开始时老师不是一下子就接受了,通过上层授课示范,骨干教师推广,然后月考核检查老师备课和上课中对这个理念的体现与否,到出模阶段可以让老师们有选择的在一节课里体现一两个选动过程的理念即可。随着选动课堂的推进,小组研究活动深入到每个老师的课堂里面了。
晚上,为了明天林雅梅的汇报课,大家各尽所能,献计献策,一起备课听课。直到刚才。主要成员有黄美榕、温智?、林松、杨友欢,加上我,我感觉,只要大家尽力了,不管明天的效果怎样,我们一定有收获。
听课心得体会2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承德市语文学科区域教研活动,听了四位老师的讲课,我感触很深。
语文课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在每次研讨时都会一提再提,可是到底怎么指导读,才能做到有效。这仿佛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今天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后,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前总是埋怨孩子不会读课文,读得没有感情,感情不是老师一说学生就会明白的,是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使学生体会到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学生自然知道了应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感情去读。有感情朗读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老师拼命地拽着学生去读,去体会,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总感觉到力不从心,筋疲力尽,而学生也只好被迫的接受,毫无乐趣而言!
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因此理解词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今天这几位老师的课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方法:结合课文中语句充分理解,学生理解得快,老师教得轻松。同时这几位老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把生*难懂的词的意思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在《布达拉宫》这两节课中体现得更加充分。这篇课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那里的数字更是枯燥无味,两位老师通过我们生活的楼房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
另外,这几位老师在课上语言精练,表述准确,向我们展示了作为语文老师应有的素质,通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并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
《有效观课议课》心得体会3
感悟之一:在观课议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展现。
陈大伟强调了与师生之间沟通的重要*,他强调了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重要*。他认为,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之前,我们不应随意下结论。
感悟之二: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陈老师以聚焦课堂教学为核心,提出了一种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模式。他提倡“以学论教”,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置于观课议课的核心位置,从而讨论教学的状态。这一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先进观念。
感悟之三: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生活、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的流淌。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态度、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对学生成长的贡献,也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对自身生命价值和成长的展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幸福的教师能够影响和促进学生在校园和课堂中的幸福。因此,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断努力成长和改善。研究课堂,改进课堂,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伦理责任之一。
上一篇:小学生应不应该玩电脑游戏
下一篇:二年级新学年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