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心得体会(实用3篇)

| 点点文学

半个月的急诊见习结束了,虽然仅有十几天的时间,但所获颇丰,心得体会也不少。我所在的医院急诊不能真正的称之为急诊,接来的病人直接抬到住院部抢救,所以在这间不到任何重症病人。老师说这医院的急诊更像门诊,因为在这的病人都是打针、输液的。我在这的半个月不是很忙,正因为这样才让我有了上手的机会,让我学会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首先,我学会了写输液通知单。只要心细这个是比较好写的。一定要把医嘱看清写对,包括*的剂量、滴数、给液方法、等等都要看好,还要签字,每*作一步都要在上边打勾,以免到时候不知道是否用了此*,知道了这些以便接下来的工作更好的进行。

急诊科心得体会

其次,就是配*。在急诊皮试液是最常用的。*有好多种,你不可能把每一种*的配制都记住,况且死记的东西容易忘,其实配*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好规律,*作起来也就简单了很多,当然特殊的配制时需要记的。破伤风的配制很好记,只要抽0.1ML的原装*品加上0.9ML的生理盐水,摇匀,便可以备用了。青霉素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现在医院多用80万U原装*品配制成200U/ML或500U/ML的试敏液,取80万U原装*品加4ML生理盐水则为20万U/ML,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2万U/ML,第二次从第一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2000U/ML,第三次从第二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则为200U/ML,第三次从第二次1ML中抽0.25ML加0.75ML生理盐水则为500U/ML。有规律可循的*品要看原装*品剂量,每0.5G的*品加2ML的生理盐水,第一次从上液中抽0.2ML加0.8ML生理盐水,第二次从第一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第三次从第二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盐水,便配制成功了。

再次,就是打针输液了。打针、输液这些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先说说打针,打针前要消毒皮肤,现在常用碘伏,需要注意的是皮试时不可用碘伏,以免影响到结果的判断,所以皮试可以用酒精,如果病人对酒精过敏就不用消毒了;还要掌握进针的角度,皮内注射与皮肤呈5度角进针,皮下注射与皮肤呈30度~40度角进针,肌内注射与皮肤呈90度角进针;还有就是进针、拔针速度要快,推*时要摇匀速、要慢,称之为“两快一慢伴匀速”,这样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便减轻病人的疼痛。输液,首先要选择穿刺静脉,要选择粗直、**好、相对固定的,要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然后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进针时与皮肤呈15度~30度,见回血后将针头再平送进少许;最后还要调节滴数,小儿每分钟20~40滴,*每分钟40~60滴。

最后,我有幸看到了洗胃。现在科技发达了,洗胃都用自动洗胃机,又省事又方便。首先要像病人解释取得其合作,安置卧位,意识清醒的病人采用坐位、中毒较重的病人采用左侧卧位、昏迷病人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接下来插胃管,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开动吸引器,将胃内容物吸出,必要时送检。夹住引流管,开放输液管,使洗胃液流入300~500ML后夹住,再开放引流管,开动吸引器,吸出灌注液,如此反复灌洗,直至吸出液澄清、无味为止。灌注完毕后,迅速拔出胃管,协助病人漱口,整理用物。

这就是我在急诊看到学到的东西。急诊的每一位老师都很好,只要你想学,她们都会热情的教你。在急诊半个月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跟着老师出过诊,不过我想以后机会会很多的。马上我要向下一个科室进*了,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一些新的东西老的经验,为自己加油。

儿科实习的心得体会2

日月如梭,梭留在织成的锦缎里。时间太快,马上就要结束在儿科四病区的实习生活了,感恩在这里的一段日子造就了越来越好的我。

踩着晨曦,踏着夕阳,守着日落,盼着天明。这是我实习生活的日常,也是所有老师们的日常。进入医院,我就是市附二医院的一份子,要时刻监督自己,为医院添一份新的活力。进入科室,我就是儿科四的一份子,要为科室出一份我的力量。儿科的护理与治疗繁琐且严谨,多听多看多学,抓住一切可学习的机会,把握住每一次可*作的机会,多多总结经验,避免给老师们添不必要的麻烦,提前做好护理以及备*铺盘,减轻老师们上治疗的负担。能做好老师们的小帮手,就是我这个“小菜鸟”实习生活的一大收获。正如那句话所说:“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将怀揣着简单又平凡,去成就我的不简单与不平凡。

在儿科的“宝贝”们都是脆弱的,家属们是心疼又无助的。在家属们神经高度紧绷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各种误会分歧与冲突。有些家属不理解我们的工作,甚至态度是恶劣的。我记得在我值班的某天,有个家属在病床上睡着了,将小孩放在一旁椅子上看电视,我路过时看见就去将他叫醒,并告知家属不能睡床,这位家属非但没有起来还大声说道“我交了钱的为什么不能睡?”等之类的话。事后我回到护士站和陈璐老师聊到说某床家属态度很恶劣,陈璐老师立即开导我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有礼貌的,支持护理工作的,在我们的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人很多,而越是遇到这种情况,越要做好自己,在不违背工作原则情况下,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让别人挑不出问题。”老师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力量,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自己”的决心。

在儿科四的这几周,佩服老师的事情很多很多,其中一件就是老师的穿刺技术,有些患儿的血管比针还细,甚至都看不见,循环也不好,小孩子又好动又哭闹,经常是几个人都按不住的,我作为旁观者都觉得很有难度,但是老师们沉着冷静的*作令我实在是佩服。在工作中,看到老师们认真仔细的照顾每一个患儿,了解每个患儿的病情状况,温柔又耐心。对待我们学生耐心教导,手把手的传授经验,真心地给老师们点个赞,感谢老师们,老师们成为了我想努力成为的人。

在儿科这几周的实习是我实习生活中的十分之一,也是我生命中的小小分之一,但也是宝贵的小小分之一。将这几周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牢记在心,吸取经验投入工作,完善自我。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让实习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家长会心得体会3

开学之后每个班都要开一次家长会,这学期我在托班,由班主任来主持这次会议,以前我也见过老师们开家长会,但是我觉得王老师开的家长会知识*特别多,她的思路特别清晰。给家长讲起来头头是道,给人特别有说服力,她会议的大体框架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是欢迎家长能来参加本次会议,介绍会议的大体内容分:

一 、课程设置: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数学),艺术。语言方面:让幼儿学会取书、放书,并且知道书的封面、封底、目录。数学:学会点数。艺术方面:每个幼儿一盒彩笔便于幼儿学画时应怎样拿笔。

二 、 习惯培养:饮食习惯:早晨在家吃饭等等。卫生习惯:如喝奶、取书、放书、穿鞋、吃点等。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方面,在家与在园的气氛是不一样的,但我们的教育步伐是一致的。

三  、 幼儿情况:分析和家长交流的有孩子吃*的情况、接送安全、危险物品、有特殊病史的、家庭的特殊情况等,和家长交代清楚。

第二部分是给家长在门口买东西几个小建议:一、冷处理:妈妈走了。二、转移注意力。

第三部分把班里幼儿归类分析让家长听一听自己的孩子到底属于哪一类型。

经过这次家长会,我觉得我如果以后开家长会也可以借鉴一下王老师这次的家长会的一些内容,并争取把这次家长会变成自己的一种经验。

家长会发言稿

幼儿园中班家长会总结

家长会教师演讲稿